湖南省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 构建“五力三维”模式 创新职业启蒙教育

中国教育报   |   何如 周鑫  |  2025-09-05

麓谷二小“小鹿看世界”研学活动之参观远大住工生产线

  职业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以下简称“麓谷二小”)基于具身学习理论,创新构建“五力三维”职业启蒙教育模式,以“自我认识力、职业认知力、劳动实践力、学习规划力、社会适应力”培养为内核,以“目标优化、内容整合、评价革新”为实施框架,通过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深度建构,形成了“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场景落地”的实践路径。该成果作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小学职业启蒙教育提供了鲜活案例。

  “五力三维”模式的理论建构与目标体系

  “五力”内核的素养导向。“五力”培养目标紧密贴合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自我认识力聚焦学生自身性格、兴趣、能力的具身认知,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格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识别优势、认识自我;职业认知力侧重传统与新兴职业的工作逻辑、社会责任理解,涵盖从基础印象到深度分析的进阶要求;劳动实践力强调动手操作与技能迁移,从低年级教室清洁到高年级实验室操作,形成阶梯式培养链条;学习规划力注重学习目标与职业探索的联结,如高年级学生结合职业理想制定个性化计划;社会适应力指向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素养,在跨学科项目与社区服务中强化。

  “三维”框架的系统设计。“三维”重构为模式实施提供清晰路径。目标优化层面,学校按学段将职业启蒙教育目标划分为低年级兴趣启蒙、中年级内容探究、高年级探索深化三级,每级对应“五力”具体指标,如低年级社会适应力表现为团队角色扮演的基础分工。内容整合层面,强调跨学科融合与场景创设,构建“分科奠基—综合拓展—实践内化”体系,如“校园小鹿币市场”项目融合数学、美术、心理健康等学科知识。评价革新层面,构建“多维度、多主体、全过程”的动态机制,开发《学生成长量表》,整合多方评价,通过“积分银行”与成长档案袋实现素养可视化。

  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构建多维协同平台。学校打破教育边界,建立“家庭—社区—企业”三方资源库。家庭层面,通过《家长职业资源表》收集60余种职业信息,邀请家长担任“职业导师”,开展“家长职业课堂”40余场,如医生家长分享医疗保健常识,程序员家长指导基础编程。社区层面,与3个社区合作,利用服务中心、非遗工坊等场所,开展“社区环保宣传员”“非遗传承小助手”等活动30余次,服务居民超2000人次。企业层面,与圣湘生物、远大住工等20余家企业合作,引入生产线、实验室等资源,开展“小鹿看世界”研学活动,低年级学生以“职业观察员”身份参观企业,中高年级学生作为“岗位体验官”参与样本检测、模型搭建等真实任务。

  建立长效合作模式。为保障协同育人可持续发展,学校构建“三项机制”。建立定期联动机制,每学期召开1—2次校家社企联席会,研讨教育方案,如协商企业研学时间。建立联合教研机制,邀请企业导师、社区工作者参与课程开发,设计“企业研学课程包”等资源,如圣湘生物工作人员参与课程设计。建立协同评价机制,制定《协同育人评价量表》,从资源支持、指导质量、学生成长3个维度进行考核,将评价结果纳入反馈体系,推动合作优化。

  开展多元共育活动。家庭场景推出“家庭职业日”,鼓励家长带孩子体验工作环境,形成“小小诊室”等亲子互动模式,萌芽职业兴趣。社区场景联合开展“职业体验周”,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小管家”等岗位实践,如设计垃圾分类海报提升沟通能力。企业场景实施“职业成长计划”,低年级学生参与“企业开放日”活动,中高年级学生开展“职业岗位体验”活动,在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提升劳动实践力与职业认知力。

  协同育人视角下的模式创新与实际成效

  具身体验与项目驱动融合。学校将校家社协同资源与“五力”培养深度结合,形成“具身实践—项目驱动—素养迁移”的育人链条。在“校园小鹿币市场”项目中,家长提供职业咨询,社区提供物资采购场景参考,企业财务人员指导成本核算方法,学生分组担任策划师、财务专员等角色,全流程参与市场运营,在真实商业场景中锻炼劳动实践力与社会适应力。“社区服务优化行动”聚焦儿童课后托管、老人关怀等现实问题,学生综合运用家长传授的沟通技巧、社区调研方法及企业项目管理思维,模拟设计服务方案,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实现“五力”素养的系统整合,相关成果获市级创新案例奖。

  学生素养与教育生态双提升。从学生发展看,职业启蒙教育与校家社协同机制的深度融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跨越式提升:艺术创新领域,学生以职业场景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航天娃》、朗诵《“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等作品在省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绘画摄影获奖数量较项目实施前提升了20%;体育竞技方面,学生将社区服务中锤炼的抗压能力运用于棒垒球比赛,2023年荣获长沙市青少年U系列锦标赛冠军,2025年荣获长沙市第十一届运动会U12组冠军;社会服务层面,学生组建“学雷锋志愿小队”开展公益活动12场,募集善款8000余元,相关事迹被本地电视台报道。

  从教育生态看,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化升级: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研究社群”通过“线上研修+企业跟岗”模式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20余场,开发6个学科《教学案例集》,教师团队在省级教学竞赛中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产出《小学职业生涯教育实施背景调查报告》等20余项学术成果,相关案例被10余所学校推广。

  麓谷二小的实践证明,职业启蒙教育不是简单的职业认知灌输,而是通过校家社协同,让学生在具身体验中理解“劳动的价值”、构建“社会的联结”。这不仅是对核心素养培育的创新回应,更是学校主动对接人才强国战略的主动探索。当家庭职业认知、社区实践场景、企业专业资源与学校教育目标形成合力,每名学生都能在职业启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何如 周鑫)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